帕蒙昆帖牟尼.梭.堪塔萨罗尊者

北榄寺祖师

尊者出家前的俗名为「梭」。22 岁时于家乡的颂丕农寺出家,受赐巴利语法号:Candassaro(音译:堪塔萨罗)。Phra(音译:帕)意为「僧侣、可敬的尊者」 。「蒙昆帖牟尼」则是尊者于佛历2500年(公元1957年)所受封的僧衔,源于尊者就任北榄寺住持之职位时,致力振兴寺院,修复寺中建筑,并着重僧众的教育,让佛教由此变得繁荣昌盛,因而荣获封赐。后代弟子皆尊称尊者为「祖师」,以表景仰敬爱之心。

自祖师出家起,便拜师于多位大师足下:从经文分析专家处,广博且深入地研习经典;从口传禅修大师处,潜心治志精进修行静坐。祖师毫不松懈,时刻精进以求增上,理论与实修兼学,这在当时那个时代并不常见。 在祖师的自传笔记中他写道,从出家后的第一天起,他每天都练习静坐。
佛历2459年(公元1916年),出家后的第十一个雨季安居,祖师住在暖武里府挽粿县,芒库威区的博奔寺,这是一座以宁静着称的寺院。祖师于此反省自己修行多年,尚未透彻了悟佛陀所教导的深奥解脱法义, 因此,在佛历2459年(公元1916年)农历十月的满月日,他坐在博邦寺的大雄宝殿里,更发精勤,潜心修行静坐,并立愿道,愿自己能证悟佛陀所证悟之真理。 当天晚上,祖师深入禅定,达至非常细腻又精深的境界,终于证入了佛陀所证悟的正道之法—入法身之法门。

法身法门是佛陀用来证悟「无上正等正觉」的原始静坐法门,可惜在佛陀入涅槃后五百年,便逐渐失传。祖师重新发现了证悟之道,并慈悲将余生奉献于传授及研修法身法门。

于北榄寺任职住持的祖师不仅传授静坐之法,也重视并提倡佛学经典研究,在北榄寺成立了巴利文佛典学院,成为了当时推动佛教理论及实修的先驱。
除此之外,祖师亦十分乐于将佛教及法身法门广传至国外,在当时,祖师是第一批为外国人剃度为佛教僧侣的泰国戒师之一。
公元 2497 年(1954 年),祖师在北揽寺为英国人-威廉·珀弗斯特(William Purfurst) 授戒,法号为「迦毗罗婆陀」(Kapilavaḍḍho Bhikkhu)。出家年份1954-1957。出家两年后,迦毗罗婆陀比丘回到英国,创立了英国僧伽基金会。 信托基金的前任董事-泰瑞·夏因(Terry Shine) 将迦毗罗婆陀比丘描述为「在西方世界开始并发展英国南传佛教僧团的第一个个人」。他也是第一位在泰国受戒的西方人。此后,陆陆续续有更多外国人前来拜师请教,佛法的种子也自此逐渐广传至全世界。

佛历2497年(公元1954年),祖师宣布自己即将圆寂,并指示弟子们于自己往生后,依照惯例履行职责,特别是弘扬法身法门之静坐方法。两年后,祖师被诊断出患有高血压,并于佛历 2502 年(公元1959年)圆寂。按照祖师的遗愿,其肉身未被火化,而是经过防腐处理之后保存在北榄寺,如此将能吸引信众前来护持寺院,持续利益佛教。法身寺于寺内建造了一座祖师纪念堂,以兹缅怀祖师之宏恩,北榄寺也以祖师的名义,成立了慈善基金会。

时间表
佛历 公元 年龄 戒腊 事件
2427 1884     出生于素攀府颂丕农县。
2436 1893 9   至颂丕农寺院受教育
2438 1895 11   至佛统府绑铃县的邦巴寺院求学

2441 1898 14   祖师的父亲往生。祖师继承家业,经营稻米生意。
2446 1903 19   立愿终身出家。
2449 1906 22 1 至颂丕农寺出家为僧。
2450 1907 23 2 至帕彻独彭大寺院学习佛法。
2460 1917 33 12  于暖武里府挽粿县,芒库威区的博奔寺证得法身。
2461 1918 34 13 于佛统府邦连县的邦巴寺首次教导法身法门。
2464 1921 37 16 被受封僧衔为「帕库•桑雅闻」
2474 1931 47 26 建立深修工厂
2480 1937 53 32 詹老奶奶于北揽寺遇见祖师
2482 1939 55 34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2484 1941 57 36 祖师的母亲往生
2487 1944 60 39 法胜大师于信武里府出生
2488 1945 61 4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490 1947 63 42 受封为戒师
2492 1949 65 44 受封僧衔「帕巴弯够首提拉」
2493 1950 66 45 制造第一批纪念佛牌,并开始建筑巴利文佛典学院
2494 1951 67 46 制造第二批纪念佛牌
2496 1953 69 48 送比丘到英国教导法身法门
2498 1955 71 50 受封僧衔「帕蒙昆腊查牟尼」
2499 1956 72 51 制造第三批纪念佛牌
2500 1957 73 52 受封僧衔「帕蒙昆贴牟尼」火葬祖师母亲之遗体
2502 1959 75 54 祖师圆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