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塞节
纪念佛陀诞生、成道与涅槃
对于佛教徒来说,卫塞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佛教节日。这一天,佛教徒们聚集在一起,纪念佛陀的洪恩,佛陀慈悲教义与智慧,给众生指引生命的方向。 卫塞节是于同一日纪念佛陀的诞生、成道、涅槃,虽然并非是同一天,但都在6月的月圆之日发生,于是,后人将每年6月的月圆日,作为卫塞节。
佛陀是谁
佛陀俗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意思是“成就大志者”或“所愿皆成”。佛陀的父亲——净饭王,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国王。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是邻国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佛陀诞生于帝王之家,不仅不执着于世间财富,反而厌离俗世欲乐,渴望寻求真正永恒之乐。老、病、死实乃 世间常见之象,一般人习以为常不作任何反思,唯独佛陀得见后,领悟到自己也终有老、病、死之日,毕竟皆为众生之 苦。佛陀当初看到一位威仪整肃的沙门,认定此乃实现离苦 得乐之路,最终决意出家,精进修习禅定证得真理。佛陀之觉悟广益众生,住世期间不辞辛劳,云游四方教化众生。佛陀之师德实乃世人之楷模,信念永驻心间的坚毅精神 也让人崇敬。觉悟后长达四十五年的时间,世尊一直牺牲自我,慈悲不倦地讲经说法,平等无碍地度化众生,使之离苦 得乐,脱离生死轮回。
诞生
摩诃摩耶夫人,即释迦国净饭王的王后,临产在即,根据当时皇家的风俗,要回娘家拘利准备待产。在回家途中,王后在蓝毗尼花园中的停下来休息。这里鸟语花香,她正为一颗花儿盛开的娑罗树着迷而朝它走近,她突然觉得脚步有点不稳,便立即伸手去抓住娑罗树的树枝以作支撑。就在这时,王后诞下一位祥光四射的小王子。佛陀诞生于公元前623年的六月月圆之日,即是佛历(以佛涅槃日为开始计算)前八十年。当小王子诞生五天的时候,他被赋予的名字——悉达多,意思是“成就大志者”。
悉达多小王子诞生的消息迅速地传开,最终传到阿私陀隐世高人的耳中,他是净饭王的好友,居住在喜马拉雅山。阿私陀大师来到王宫恭贺新生的小王子。当他看到小王子的时候,他预言王子会洞悉宇宙一切真相,自我启迪证入涅槃,最终成为人天导师的佛陀。小王子将会拯救世人脱离苦海,向全人类传播爱和慈悲。在讲完他的预言之后,阿私陀大师恭敬地向小王子深深地鞠了一躬。
有见及此,净饭王喜出望外,也向小王子鞠了一躬。后来,国王邀请了八位专门从事占星术的婆罗门学者来研究和预测悉达多小王子的命运。他们当中有七位预测,小王子如果他继承了王位,将成为统一天下的转轮王;但是,如果他决定出家修道,他将成为人天敬仰的佛陀。然而最后一位最年轻的婆罗门憍陳如,预言王子一定会选择后者出家修行,成为人天敬仰的佛陀。
觉悟
净饭王希望悉达多太子能继承王位,拓展国家的版图,成为统一四方天下的君主 。为了防止王子因目睹任何形式的痛苦和悲伤,产生厌世而生起出家的念头。所以他为儿子建造了三座豪华的冬天防寒,夏天避暑,雨季防潮的宫殿(称三时殿),又选来上百名美丽的少女随时为太子歌舞。王子在三时殿的生活快乐如神仙,歌舞声平,华衣锦食,具足美丽、财富、声望、名誉、王室侍从与幸福。
在悉达多王子29岁的那年,有一天在他外出巡游,恰遇老人、病人、死人的时候,深感人间生老病死的苦恼,顿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而产生悲痛。当他看到庄严的出家人的时候,遂萌出家求道救苦救难之志。
离开皇宫之后,悉达多太子不断拜访世间诸修行人,然彼皆不达解脱之境,于是他决定放弃六年极端苦行。他来到尼罗河边沐浴,洁净身体,然后来到菩提树下,以吉祥草敷金刚座,东向跏趺而坐,发大誓愿:“不成正觉,不起此座。在六月的月圆之夜,夜睹明珠而悟宇宙真谛,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世人尊称为“佛陀”(意为觉者),佛号“释迦牟尼”,时年35岁。成佛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沉思的阶段,他具足宿命通,了知自己过去劫的事情;在中间阶段,他获得了所谓的“天眼通”,对众生的前世今生和未来时劫的具足了知的能力。在最后的静修阶段,他获得漏尽通,断尽二障–烦恼障和所知障,即一切智慧圆满无一法不了知。悉达多太子是福德和智慧修行圆满,脱离轮回,证入究竟涅槃,成为了圆满的觉悟者。佛陀他开悟的地方是在菩提迦耶城,位于现今在印度比哈尔邦加亚市。
涅槃
在佛陀成道后,在接下来的45年中,广宣佛法,普渡芸芸众生,直至80岁时的六月月圆之夜,佛陀在拘尸那告知弟子们将入涅槃,为弟子们做了最后一次的教诲:“比丘们,诸行皆无常,诸法皆无我。于我灭后,以戒为师,当勤精进,早求解脱,自利利他。” 释迦牟尼佛于六月月圆之夜进入究竟涅槃,圆寂地位于印度北方的拘尸那罗城。
佛德
佛陀一直被后人称颂和流芳百世的佛德有如下:
佛陀的智慧:世尊具足无量大智慧,能如实知见一切事物的本质。世尊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故可根据众生的根基,如实宣说真理。
佛陀的清净:世尊灭尽烦恼,远离诸漏,心平静不为内在情绪而浑浊,也不为外在因素而波动。无论是好是坏,心皆安稳不动,清净无染浊。
佛陀的大慈悲:世尊大慈大悲广施与众生,平等无别于种族和阶级。在戒律中,世尊还禁止众生犯戒,让生命向善,免于堕落恶业。与此同时,世尊也善劝世人应常散发慈悲心与众生,彼此和谐共处。
佛陀之言教可归纳成三要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由此可知,佛陀的智慧是我们无法以直观的思维或想象去验证的,唯有精进修习禅定方可认知,依定生慧,故称之“修所成慧”。至于佛陀向众生所宣说之法,独特之处在于无时间性与区域性的限制,亦无性别、种族、国籍、宗教信仰等等差异之别。任何一人若能正当地过活,加以正确的方法精进修行,那么可肯定此人必将有缘证得佛陀所觉悟之法。
纵观佛陀之言教与修行,以及施与众生的大慈悲,确实称得上是“三界的伟大导师”。
应实践的重要法则
庆祝卫塞节时,佛教四众应重视佛法原则,应遵守实践。分别如下:
1.感恩 知恩与孝恩是美德,知恩图报是善人的标志。感恩将会让我们的家庭与社会幸福和谐。感恩可以对任何人,包括父母、孩子、老师、学生、雇主和雇员等。
在佛教中,佛陀就好比是父母,指明灭苦之道。因此,佛教四众感恩的方式是弘扬与护持佛教,让佛教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2.四圣谛 佛陀在卫塞节觉悟的四圣谛内容如下:
苦是生命的问题,难以忍受的状态。最基本的苦是出生、衰老和死亡,这是所有人类必须面对的事。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苦难,例如与爱的人分离或贫穷等。
集是苦的生因,生起苦和问题的大部分根源就是“欲望”。也就是求而不得,无止境的欲望。
灭是灭苦,灭除一切苦,烦恼和欲望等无明不再生起。
道是解脱苦的方法,实践八正道解决问题,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3.不轻忽
不轻忽是指时刻保持着清醒的意识,不论是思想、言语或行 为,都不愿意让自己堕落,也不放弃行善做好事的机会。深知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也一直追求上进。更重要的是学佛法不轻忽。总的来说也就是佛陀教导大众,一切不要轻忽大意。就像佛陀所言:「诸位比丘,我在此告诫各位,万物皆无常, 会逐渐老去,你们需时时警惕,不可轻忽。」
联合国与卫塞节
1999年12月13日,联合国会议通过了一项重大决议,即是认可国际卫塞节。在斯里兰卡卫塞节被认为是国际节日,称为wisaka。同时,斯里兰卡也是向联合国提出重视和认可卫塞节的重要机构之一。为了让全世界的人认识佛教的重要节日,缅怀伟大佛陀的诞生、觉悟和涅槃,也是对佛陀最崇高的敬意与感恩。感恩佛陀对众生的教导与慈悲。佛陀鼓励任何种族、宗教的人通过自我实践,验证佛陀的教法和追求真理,而不必放弃信仰。佛陀不求回报,以清淨的智慧與無私的慈悲,一直度化一切众生。
卫塞节活动 ——重要人物致辞
联合国前第五任秘书长——哈维尔·佩雷斯·德·苏埃拉先生在1986年卫塞节庆典当天发表了致辞:
对于世界各地的所有佛教徒而言,卫塞节是非常吉祥的日子。纪念佛陀的诞生,觉悟和涅槃,缅怀佛陀对世人的教导与慈悲。
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先生的致辞
我向所有庆祝卫塞节的人们致以衷心的祝福,这是世界各地成千上万佛教徒的神圣节日。今天一起纪念佛陀的诞生,觉悟和涅槃,且从佛陀的教导中得到启发。随着人类家庭遭受COVID-19疫情爆发的影响,让我们想起佛陀曾云:“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 这是生命的真理。也让人类开始重视团结和互相帮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如果人类能同心协力,一定能战胜冠状病毒。在卫塞节特殊的节日,让我们一起意念佛陀的教导自我实践,心怀慈悲与爱,一起创造真正和平的世界。
卫塞节与世界和平
为了追忆佛陀伟大的恩德,慈悲教导度众生。让人类将佛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传承美好的文化给子孙后代。在卫塞节庆典这一天,全世界的佛教徒都会齐心努力,遵循佛陀的教导,即是通过静心打坐,让心静定透明清澈,创造世界的和平。
当人人开始静心,心静定了,将会体验到内在真正的快乐。这快乐无需赠与或外面寻求。虽然每个人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和城市,但一起静心打坐,集结静心的力量,纯净能量,快乐必然在每个人的身体中心第七处生起,并不断地扩散开来。那时的我们就好像幸福的磁铁一样,可以吸引一切美好的事物。同时还能改善身边之人。比如:家庭成员、公司、学校、办公室、社会,甚至到国家,乃至全世界。每个人都能获得内在真正的幸福与快乐。